八方吹来内陆核电风

发布时间:2013-06-28    来源: 《中国核能》编辑部

——内陆核电厂环境影响评估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侧记

    备受关注和争议的内陆核电最近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主办的内陆核电环境影响评估课题成果发布会,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有关内陆核电的研究成果,自今年“两会”后,又引发了社会对于内陆核电的热议,刮起了一阵“内陆核电风”。

对发展的企盼

    5月31日,在我国首批拟建内陆核电项目之一 ——湖南桃花江核电项目所在地湖南省益阳市,200多人参加了内陆核电厂环境影响评估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代表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国家核安全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有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四川等内陆核电相关省份政府部门的领导,有核电业主、业内专家等业界人士。会议组织者还特别邀请了益阳当地乡镇的民众代表。

    会议筹备时,筹备组只预计会议规模在120人左右。出乎意料,从各种渠道得到消息的各方人士、多家媒体纷纷向组织者提出参会要求。最终,这场发布会成为国内专门就内陆核电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权威的研究成果发布会。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在致辞中说:“这次发布会受到核能界、地方政府、公众代表的广泛关注。如此规模的成果交流讨论会议在核能界十分罕见,这充分说明,内陆核电厂的安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内陆核电的发展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并寄予厚望。”

    “我们有着发展核电、提高能源保障能力、降低能源供应成本、建立美丽湖南的迫切需要。今年,湖南省将发展内陆核电作为了省里的一号提案提交‘两会’。让大家一起携起手来,早日迎接内陆核电发展的春天。”“湖北的能源状况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缺煤少油乏气,水电开发基本完毕。如果再不发展清洁能源,能源供应和环境容量更加紧迫。湖北咸宁的厂址条件很好,开工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发展核电是江西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这一点不会改变。我们一直把核电建设作为鄱阳湖生态建设的一号工程。”湖南、湖北、江西等代表的发言印证了各内陆省份对于核电发展的期盼,也透露出对发展内陆核电坚定的决心与采取的积极措施。

    “我国能源电力的取向只能靠核能。核能是技术成熟的能源,这是必由之路。没有必要把沿海核电厂和内陆核电厂区分开来。我们应该科学地对待,防止盲目地发展。必须打破这一关。所以,发展内陆核电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在分析了我国电力需求增长趋势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对安全的自信

    “国家对内陆核电厂排出的水、气等有哪些标准?它们对周围环境是否有影响?”“内陆核电与沿海核电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可能发生像福岛那样的严重核事故?”“核电厂建在内陆地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如何保证它的安全?发生事故后怎么办?”……一个个问题抛给了坐在台上解答问题的专家们。

    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社会公众对于核电建设,特别是内陆核电建设的疑虑明显增加,尤其关心核电厂运行对下游水质的影响以及严重事故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发布会前,会议组织者搜集了一些公众对于内陆核电的疑惑。发布会现场,参会代表与媒体也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专家提出疑问。

    “我国的核电安全标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最新标准一致,内陆核电厂与沿海核电厂安全标准一致,而且在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方面,内陆厂址更为严格。我国内陆核电厂的水、气等排放达到国际高标准要求,对环境造成的辐射影响的增加量远低于环境本底的辐射水平,不会影响到环境和公众健康。”“我国拟建内陆核电项目选址条件良好,不可能发生类似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那样的严重事故。”“内陆核电厂下游水质可达饮用水标准。”“通过采取进一步的工程措施,可以确保严重事故下水资源安全以及公众健康。”

    专家们对内陆核电的安全性作出了明确的回答。这些结论是基于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内陆核电厂环境影响的评估》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这个课题是核能行业协会组织50余位业内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历时一年时间完成的。此次研究涉及对内陆核电厂环境会造成影响的八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包括电厂选址、用水、散热、辐射影响、严重事故后的环境风险和缓解措施等。课题组的专家们针对内陆核电厂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公众关注的问题,通过广泛、深入调查,并结合我国拟建内陆核电厂的堆型和厂址情况,对具有3000多堆年内陆核电厂运行经验的美、法两国内陆核电厂实际环境状况和安全状况,我国秦山和大亚湾两个核电基地的环境状况,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

    “关于内陆核电,可以有反对的声音,但若要制定政策,需要有科学的依据。核电项目是个复杂的科学问题,躲避矛盾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用系统科学的讨论和专业研究,才能消除误解,统一认识。”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对于内陆核电的看法更加科学和理性。

    对于内陆核电建设,我国一直持科学审慎的态度。自2008年以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就开始了内陆核电建设有关课题的研究,先后完成了《内陆核电厂址需关注的问题及不同类型核电机组的适宜性分析》《内陆核电厂水环境影响的评估》和《内陆核电厂环境风险的评估和管理》三份有影响力的报告。在此基础上,针对内陆地区的地质条件、水资源状况、环境的承受能力、公众可接受性等质疑,2012年又开展了《内陆核电厂环境影响的评估》课题研究,最终给出了一份集科学性与权威性为一体的研究报告。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赵成昆说:“对内陆核电的安全,我们是有自信的。”

对未来的决心

    此次研究中还提出,要树立科学理性的安全观,让信息公开,让公众知晓,增强发展内陆核电的信心。召开发布会的目的也是要展示对内陆核电厂科学、客观的研究和评估,科学回答社会公众对内陆核电建设关注的问题,为政府有关部门启动内陆核电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这次发布内陆核电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对公众和环境高度负责的态度,使我们了解和认识了内陆核电的安全性,进一步坚强了发展内陆核电的信心和决心。随着核电技术的不断提高、核电宣传的不断深入,公众对内陆核电将越来越理解。”江西省能源局电力处处长刘志坚说。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委宣传部部长胡国清说:“内陆核电的安全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这次发布会使我们开拓了核电视野,增加了核电知识,消除了担心和疑惑,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发展核电、服务核电的决心。”

    来自桃花江核电项目所在地沾溪镇的群众代表贺孟华的发言道出了当地群众对内陆核电的看法:“参加这次会让我们充分认识了核电建设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的疑问全部消失。以前说起核电也有点怕,但今天,这个‘怕’由原来的‘怕建核电’变成‘怕不建核电’,怕核电不建在我们桃江县。”

    虽然世界核电机组一半以上都建在内陆,科学上论证内陆核电和沿海核电没有本质区别,但我国内陆核电的路还很长,对于内陆核电的质疑依然存在。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监管一司政策处处长扈黎光说:“内陆核电问题主要来自于公众的担忧和疑虑,这是个认识问题,这也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问题。我们应该用理智来分析、用理性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对内陆核电应该采取正确的认识来加以判断,首先要认识到内陆核电厂可以通过选择厂址、采取有效工程措施来保证其符合各类安全要求,避免对环境和公众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同时,不能对内陆核电厂的建设掉以轻心,要认识到我国内陆核电厂更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也要考虑到公众的感情和担忧。”

    消除公众疑虑、科学认识核电的道路依然漫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21号六层

电话:010-56971705 ; 010-56971702

传真:010-56971700

邮箱:cnea@org-cnea.cn   京ICP备1600872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073号

网站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