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 ,要被核技术灭了?

发布时间:2021-08-24    来源: 中国核工业

由中山大学组建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将核技术应用在了“灭蚊子”上,将核技术用来灭蚊子,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原来,这种方法是在实验室使用射线辐照破坏雄蚊的生育能力,这些不育雄蚊被释放到野外后,与野生雌蚊交配,使雌蚊没有子代,从而达到了降低蚊媒病发病率的效果。

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主任吴忠道介绍,“与传统虫媒防治方法相比,这种做法不会产生化学污染,杀蚊选择性强,不祸及其他有益生物或害虫天敌,并且不会诱导蚊子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持久。这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在一个区域内根除特定蚊虫、达到控制疾病传播目标的现代生物防治技术。”

吴忠道说,“这是核技术绿色应用的典范。”为了推动研发中心的关键技术运用与转化,中山大学成立了国有投资为主体的蚊媒防控技术产学研运营公司——广州中大核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即中山大学“蚊子工厂”。选址位于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于2020年12月建成并投产。

未来,中山大学“蚊子工厂”将建成为“亚洲地区绝育蚊大生产基地”,预计生产车间产能将达4000-5000万雄蚊/周,以提供足够的绝育蚊虫。按照计划,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3-4个灭蚊示范点,并且设立海外培训基地。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高度认可。

2021年6月,中山大学还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约,成立“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协作中心”,双方在核技术蚊媒控制领域展开合作,尤其为发展中国家控制蚊媒传染病和国际公共卫生健康挑战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其实,由核技术衍变出的“昆虫辐射不育”这一无公害的生物防治新技术,不仅可以用来灭蚊,还能用在农业上防治虫害。

微信图片_20210824094733.jpg

有实验表明,采用这种射线辐照收集的柑橘大实蝇末期蛹,蛹成蝇后,在面积为500亩的柑橘园里释放95320只这样不育的雄蝇,可使危害率由7.5%下降到0.005%。这种方法既能消灭害虫,又比使用农药更环保更安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21号六层

电话:010-56971705 ; 010-56971702

传真:010-56971700

邮箱:cnea@org-cnea.cn   京ICP备1600872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073号

网站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