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4 来源: 中国核工业
2024年4月15日至19日,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主办、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CAEA)指导、中国核能行业协会(CNEA)承办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核电厂运行安全国际大会”在京召开。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刘敬出席大会开幕式。大会期间,刘敬接受了《中国核工业》杂志专访,就我国核能安全发展和创新发展情况、中国核电基地安全稳定运行经验共享、中国在核能领域国际合作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我国核电运行安全综合业绩
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我国核能安全发展和创新发展情况。
刘敬(以下简称“刘”):核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中具有独特优势。中国坚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制定实施了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政策措施,以实际行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促进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积极贡献。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去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总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中国从未发生过国际核事件分级二级及以上的运行事件,按照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综合指数,核电运行安全综合业绩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2022年、2023年分别有37台、33台核电机组达到WANO综合指数满分。
中国具有自主完整的核工业产业链体系,坚持“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战略和核燃料闭式循环技术路线,建立了安全稳定的核燃料供应保障体系,具备同时建设多台核电机组的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行经验,为核能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实现规模化批量化发展,单机容量150万千瓦的“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球首座第四代高温气冷堆已率先投入商运,首座多用途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外穹顶吊装完成。我国的实验快堆已于2011年7月并网发电,正在稳步推进示范快堆工程建设,推动构建先进闭式核燃料循环体系,以实现铀资源高效利用、放射性废物最小化和核能安全可持续发展。我国聚焦科技前沿推进核聚变研发攻关,东方超环(EAST)装置成功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中国环流三号”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国际大科学工程。核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正在稳步推进实施。
共享经验、共育人才
推动构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记:中国的秦山、福清等核电基地连续多年实现WANO指标满分,或者创造了同类基地安全稳定运行的新纪录。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共享?
刘:中国已将核安全纳入总体国家安全体系,将确保核安全融入核能开发利用全过程。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发展民用核能事业至今,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核安全法规监管体系,保持着良好的核安全纪录。
一是不断完善法规标准和政府监管体系,颁布实施《核安全法》,加快出台《原子能法》,形成了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标准协同贯通、互为补充的核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建立了核安全监管部门、核工业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分工明确、协作有效的核安全政府管理机制,实现了对核设施选址、建造、运行、退役等各环节的安全、安保、应急管控全覆盖。
二是全面压实业主单位和运营单位责任,实施“核电运行安全管理提升”“核电行业安全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定期开展核安全同行评估以及核安保、核应急综合演练,建成了全国统一的核电厂和研究堆运行经验反馈平台,建立了企业建设、行业评估、部门监督的核安全文化培育机制。
三是以创新驱动核能技术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大力推进核能科技创新和综合利用,本质安全度更高的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已在国内外规模化建设部署,“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有望于2024年内建成投运,全球首座第四代高温气冷堆已率先投入商运,小型模块堆、快堆建设稳步推进,核聚变技术创新研发不断取得突破。
四是以合作促进核安全共建共治共享,践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积极支持IAEA核安全、核安保标准导则制定和应用推广,在华设立机构核安保、核安全领域的技术协作中心,与机构、WANO、经合组织核能署、第四代核能系统论坛等国际组织紧密合作,参与核电厂多国设计评价计划,开展核安全、核安保国际同行评估以及民用核设施运行经验反馈和数据共享等合作,与主要核能国家、新兴核电国家共享经验、共育人才,推动构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和平利用核能国际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记:中国在核能领域国际合作方面有什么进展?
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和平利用核能,核工业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核能发展进入世界前列,参与核领域国际治理日见成效,和平利用核能国际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是合作推动核能创新发展成果丰硕。我国通过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逐步建立了完整、自主、可靠、先进的核工业产业链体系,在运核电机组由15台跃增至55台,装机容量跃居全球第三,在建机组规模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核能创新活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我国与巴基斯坦合作建成恰希玛核电站C3、C4两台机组和“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工程——卡拉奇核电站K2、K3两台机组;与俄罗斯合作建成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高质量推进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等重大核能合作项目;与法国合作建成EPR全球首堆,设立7个中法核科技协作实验室,并发挥互补优势深度参与ITER国际大科学工程;与IAEA、经合组织核能署、第四代核能系统论坛等国际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在华设立8个IAEA协作中心,并广泛开展快堆、聚变堆、核退役治理、放射性废物管理等技术交流合作。通过开放合作,为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战略稳步实施、全球核能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是合作推进核能安全治理成效显著。2014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两次出席全球核安全峰会,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倡导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展示了我国加强自身核安全能力建设、推进核安全国际合作的决心和行动,指明了各国应对全球核安全挑战、推动国际核安全治理的路径和方向。我国以开放合作姿态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与美国合作,在华建成投运亚太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全、设施最先进的核安保示范中心,开展核安保从业人员培训、技术演练和合作交流,为地区乃至全球核安保能力提升发挥重要作用;与IAEA以及有关国家合作,相继完成加纳、尼日利亚高浓铀微堆低浓化改造,形成了技术引领、多国合作、优势互补的“加纳模式”,为减少国际高浓铀使用、降低核扩散风险作出积极贡献;邀请IAEA对华开展国际实物保护咨询服务(IPPAS)、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综合评估(IRRS)、核电厂运行安全审评(OSART)等国际同行评估,既有效提升了我国自身核安保、核安全能力水平,也为其他国家安全发展核能、和平利用核能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是合作共享核能发展红利成绩斐然。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起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应对全球多重安全挑战、促进世界共同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发挥核工业全产业链优势,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平利用核能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与哈萨克斯坦持续深化天然铀、核燃料合作,中哈合资建成的乌里宾核燃料组件厂,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哈“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的标志性合作项目。在非洲纳米比亚投资建设的湖山、罗辛两大铀矿产能稳步提升,被誉为纳米比亚“国家名片”,为当地社会民生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核技术民生应用成果,辐照诱变育成的优良水稻新品种在越南等国大规模示范种植,钴60辐照装置、医用同位素和放射性药物、电子加速器、核安保设备等“小而美”“惠民生”的核技术产品广泛供应亚洲、非洲、南美、欧洲等地区。通过实施中国政府原子能奖学金项目,累计为26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近200名核相关专业硕博士研究生。设立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推动建设中国-IAEA-第三方合作机制,为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利用核科技造福社会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人才、巩固基础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进核领域国际合作
推动核事业高质量发展
记:未来我国核能在国际合作方面有什么计划和节点?
刘:作为核工业主管部门,国家原子能机构未来将从三个方向推进核领域国际合作,推动我国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核科技高水平自强自立和高水平开放合作双轮驱动、同向发力。统筹利用国内优势核科技资源,主导创建一批核领域专业化国际合作平台,持续扩大国际核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核科研环境建设,着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核领域开放创新生态;通过开放合作、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核能安全性、经济性、先进性,早日攻克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可控核聚变等世界性难题,为全球核能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赋能增效。
二是落实全球安全倡议,深度参与核领域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坚定维护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基石的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推进核安全国际交流合作,维护全球核产业链安全稳定和发展中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持续推动建立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构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三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坚持“胸怀天下”,发挥我国核科技优势,主动搭建合作平台、推出更多“小而美”“惠民生”的核技术应用示范合作项目,与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共享核能发展成果,并发挥核科技优势,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粮食安全、卫生健康、环境治理等挑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21号六层
电话:010-56971705 ; 010-56971702
传真:010-56971700
邮箱:cnea@org-cnea.cn 京ICP备16008721号-2
技术支持:核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