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4 来源: 中国核电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能源局、中核集团数字化转型指导下,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打造“全面感知、智慧运行”的数字核电站,构建覆盖核电全寿期的业务链、数据链、产业链,推动实现数字核电产业生态体系建设转型升级目标。以业务标准化、组织集约化、流程数字化、决策智能化为指引,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与核电业务深度融合为主线,聚焦核心业务场景设计、主干流程端到端贯通、跨领域数据协同利用,不断优化核电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抢抓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争取早日实现中国核电从运营业绩到管理水平的世界引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把握四个明确创新核电数字化转型推进模式
明确指导原则,实现核电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和自主可控。中国核电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起步早,时间长,经验丰富,但包袱也大,数据标准不足,业务流程贯通水平参差不齐,成员单位间的业务标准化、数据标准化、数据贯通和业务贯通难度大。
基于现状,中国核电提出以“两基础、两架构”为数字化转型指导原则,指导架构管控活动的开展,确保数字化项目在统一架构体系和统一基础底座上有序推进。加强数据基础,通过分析业务的基础数据,明确数据标准、数据源头,开展数据治理;夯实网络基础,以生产管理的方式管理网络安全,通过网络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合理的系统和数据存储部署等措施保障网络安全;设计业务架构,通过业务标准化2.0,进一步梳理确定制度、流程、数据,形成端到端主干流程及管理标准;统一软件架构,发挥数创中心集约化优势,推进开发平台的统一化、产品化及自主可控,为应用系统开发提供标准化服务,支撑业务标准化成果通过标准化软件固化统一。
明确管理理念,助推集约化改革发展新速度和内生动力。大力倡导整体·协同,从独立软件到中国核电业务整体运作,打通公司壁垒、部门壁垒,推进流程贯通、数据贯通,减少重复性的工作量;提升主动服务意识,从客户需求出发,提出最多退一次,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综合查一次,综合签一次的“五个一”数字化转型管理理念。
在具体场景建设中,从统一的制度、程序,统一的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出发,推进全中国核电个人剂量数据全贯通和辐射防护制度程序和流程标准化的实现,建设辐射防护一体化管理平台并快速复制推广,以数字化促进标准化;从协作方人员入厂申请的各项业务办理便捷、高效的服务角度出发,建设整体协作系统,实现协作方人员出入核电厂29个业务环节的在线贯通和岗位授权的合规有效,开创性将地流程管理落实到管理程序,这既是协作方人员规范化、标准化、安全化管理的需要,也是持续深化“五个一”管理理念的重要举措。通过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的系统开发设计思路,极大提升系统灵活交互和响应效率,助推执行力的提速升级和集约化改革发展的新速度。
明确推进组织,协同共绘顶层规划和集约高效转型体系。在数字化转型推进进程中,中国核电充分认识到转型的重点不在“数字化”本身,而在“转型”,需要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紧密配合。基于此,中国核电成立了以公司主要领导为委员会主任,各领域主管领导及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委员的数字化转型推进委员会,建立了以数据和业务全面贯通为基础的管理数字化转型架构工作室,以数据创新驱动为基础的生产数字化转型创新工作室,以生产运行、数智设备、数智维修、数智安质、数智经营、数智综合、数智工程为七大业务主线的领域组,以网络、数据、软件、人工智能、IT基础、运维为六大技术保障的工作组。通过全板块研讨、组织协同等方式,聚焦业务场景设计、主干流程贯通、支杆流程灵活、数据价值挖掘,共同设计中国核电数字化转型顶层规划,切实把组织协同优势转化为数字化竞争优势,打造集约高效转型体系,助力转型目标的实现。
明确转型基础,构建可复制的管理模式和标准数字系统。业务标准化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2023年,中国核电启动标准化2.0建设,在原来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确定公司的标准制度、程序和业务标准流程,并将成果通过软件流程来固化统一,明确并梳理相应的软件程序、基础数据及数据标准。只有通过标准化,统一语言、统一规则、统一流程,才能从大量数据走向大数据,实现数据的标准同源、清洁可信,实现数据驱动赋能业务创新优化。
中国核电业务所辖的50个子领域启动了业务标准化专项工作,将各领域业务流程、数据定义、操作规范等进行统一和标准化,确保中国核电、各集约化中心及各成员单位遵循标准规范的管理模式,并通过一系列标准数字系统建设落地推动管理模式的快速复制推广,有效支撑新单位标准化业务、数字化管理需求的高效落地。通过预配置的标准模块和流程,新单位可快速接入中国核电标准数字系统,为集约化模式下的标准服务和协同创新提供坚实基础。
近年来,中国核电在已有的ERP、ECM、ERM、EPM等标准系统基础上,全力推进新一代标准数字系统的建设与复制推广,全面建立服务决策、上下贯通、枝干清晰、分级授权的核电管理数字化体系,通过标准化管理、数智化赋能两大抓手,助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二、紧跟科技创新推进核电生产数字智慧化应用
中国核电积极研究三维建模、机器学习、视觉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在核电的创新应用,推动生产过程与电厂实现“虚实共生”,推动构建“全流程信息自感知、全要素事件自决策、全周期场景自迭代”的核电生产智慧模式。将信息系统中沉淀的行业知识、核电技术、经验反馈、操作规程等数据加以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核电生产业务的深度融合。
推进基于电厂的数字流程图,反应堆、汽轮机、各系统的数字模型和动态计算,实景三维显示的实时数字孪生电厂建设;通过数字运行规程,数字维修规程,数字工作票和工单等与数字电厂实景三维模型的拟合,实现利用数字电厂操作验证和辅助决策的核电生产智慧化;通过标准化、结构化、数字化的记录,将大量的运行、维修数据变成大数据,产生设备管理的基础数据,用于设备可靠性的智慧分析,大幅降低减少人因失误发生的概率,提升安全运行水平,并减轻员工的工作负担。
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夯实世界引领的数字化管理支撑
数字化转型事关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局。标准化是基础,一线需求是活力,持续创新是动力,理念转变是关键。未来,中国核电数字化转型将坚持以提升管理水平、安全性、可靠性、公司绩效、竞争力为核心,以“两基础、两架构”为指导原则,以推进管理数字化转型和生产数字化转型为路径,创新打造数字化管理标准软件产品、积极探索数字核电人工智能智慧化应用,夯实中国核电从运营业绩到管理水平实现世界引领的数字化管理支撑。
(作者系中国核电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邹正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21号六层
电话:010-56971705 ; 010-56971702
传真:010-56971700
邮箱:cnea@org-cnea.cn 京ICP备16008721号-2